联系电话:17787100018
1、(判断题)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二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经过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物质。
参考答案:正确
2、(判断题)岗位工人要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且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方可上岗作业。
参考答案:错误
3、(判断题)含有可燃气体及易燃、可燃液体的污水可直接通过水封并排入下水道。
参考答案:错误
4、(判断题)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参考答案:正确
5、(判断题)气体混合物中可燃气体浓度处在爆炸范围内,只要遇到点火源系统就会发生爆炸。
参考答案:正确
6、(判断题)应急救援训练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现场人员安全转送等。
参考答案:正确
7、(判断题)依据道路运输企业的资产规模、车辆、设备设施、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经营效益和质量信誉等的综合考评,把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经营资质等级分为一、四、五级。
参考答案:正确
8、(判断题)爱护公物人人有责,所有灭火器材都要紧紧锁在固定位置,以防丢失。
参考答案:错误
9、(判断题)主配电设备、高大建筑物和高大设备等必须装设避雷装置,每年必须对装置检查试验一次。
参考答案:错误
10、(判断题)综合安全管理制度中的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事故标准、报告程序、现场应急处置等,还应包括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的流程、内容等。
参考答案:错误
11、(判断题)《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主体法。
参考答案:正确
12、(判断题)防爆电气设备检修人员应经过防爆电气设备检修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参考答案:正确
13、(判断题)高锰酸钾、硝酸铵、亚硝酸钠等,可铲入桶中用雾状水喷洒,水溶液排入废水处理系统。
参考答案:正确
14、(判断题)国务院发布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体现国家政府的权威性。
参考答案:错误
15、(判断题)在防火防爆管理制度的一般要求中,固定动灭区以外一律为禁火区。
参考答案:正确
16、(判断题)由于管理者的失职或失误造成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决策错误等造成事故,这类事故的形成是属于人为因素。
参考答案:正确
17、(判断题)贮存易燃易爆液体的设备,不宜装有高低限位报警器及自动调节装置。
参考答案:错误
18、(判断题)发生工伤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天内向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参考答案:错误
19、(判断题)上海是一个人口高度密集、产业相对集中的特大型城市,切实加强危化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参考答案:正确
20、(判断题)如果气体、蒸汽、粉尘比空气重,自然通风的窗户下沿应低,机械排风的吸风口应接近地面,从车间的下部吸风。
参考答案:正确
21、(判断题)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依据是以生产、经营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控制和事故教训为依据。
参考答案:错误
22、(判断题)现场生产用油存放量一般不应超过72小时的使用量。
参考答案:错误
23、(判断题)镁粉在外界火源作用下能直接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而燃烧,并产生火焰,燃烧的温度可达1000℃以上。
参考答案:错误
24、(判断题)安全生产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
参考答案:正确
25、(判断题)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不属于八类化学危险品。
参考答案:错误
26、(判断题)由于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物的因素。
参考答案:错误
27、(判断题)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制定和落实,并应适时修订。
参考答案:正确
28、(判断题)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负责事故调查的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指定。
参考答案:错误
29、(判断题)事故的发生是由诸多危险和不利因素造成的,因此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
参考答案:错误
30、(判断题)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毒物品,不得在作业场所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有毒物品或者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毒物品。
参考答案:正确
31、(判断题)加热易燃液体可使用喷射蒸汽的办法。
参考答案:错误
32、(判断题)生产、科研、医疗等单位经常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申请领取购买凭证,凭购买证购买。
参考答案:错误
33、(判断题)《使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结束作业时,其使用的工作服、工作鞋帽等物品必须存放在高毒作业区域内,不得穿戴到非高毒作业区域。
参考答案:正确
34、(判断题)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的间接原因,是指使事故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参考答案:正确
35、(判断题)新《消防法》规定了“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科学准确地阐明了“防”与“消”的关系,正确反映了同火灾作斗争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正确
36、(判断题)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的,工商行政部门可以暂扣或者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参考答案:错误
37、(判断题)《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从立法目的、许可的行业范围、单位具备的基本条件、申领与颁发的程序、监督管理规定、有关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作了全面的规范。
参考答案:正确
38、(判断题)扑灭液化气体类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立即采用干粉灭火剂为宜。
参考答案:错误
39、(判断题)从业人员患职业病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参考答案:正确
40、(判断题)安全规章制度的审核和管理是安全工程师的一项基本技能。
参考答案:错误
41、(单选题)硫酸二甲酯属于危险化学品中的哪一类:()。
A毒性物质
B易燃液体
C腐蚀性物质
参考答案:A
42、(单选题)某可燃性气体的爆炸范围为2.5%——45%,密闭容器中可燃气体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中,可燃组份分别为2%(A)、30%(B)、50%(C),则三种混合物的潜在火灾爆炸危险性次序应为:()。
AB>A>C
BC>A>B
CB>C>A
参考答案:C
43、(单选题)生产经常单位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的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谁报告。
A班组长
B车间主任
C本单位负责人
参考答案:C
44、(单选题)压力容器的腐蚀破裂都是()腐蚀。
A脱层
B缝隙
C应力
参考答案:C
45、(单选题)油脂类物质的自燃是由于什么反应引起的:()。
A氧化反应
B吸附反应
C聚合反应
参考答案:A
46、(单选题)干燥的氯气在200℃以下虽然不会与钢产生反应,但在10MPa的压力下和40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会引起。
A剧裂反应
B一般反应
C微弱反应
参考答案:A
47、(单选题)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应穿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服,一般()一组,集体行动,并互相照应,采用背负,椅托等救护伤病员方式迅速脱离事故现场。
A1——2人
B2——3人
C3——4人
参考答案:B
48、(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办理危险货物的车站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防护、检查、交接制度,加强危险货物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并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
B作业工作服等防护用品用后需带回家清洗
C劳动防护用品应有专人保管,并训练有关人员正确使用
参考答案:B
49、(单选题)进入设备作业人员在进入设备前应清理随身。
A穿戴的劳防用品
B携带的物品
C安全保护装置
参考答案:B
50、(单选题)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参考答案:A